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胡萌)3月25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日前,有證監局向券商下發文件,要求券商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假冒本公司或公司員工從事非法證券活動的情況。3月20日,新京報貝殼財經刊發了《李鬼券商的精準圍獵:“券商App”成詐騙入口,有人被騙數十萬》報道。
上述證監局向券商通報了有關不法分子進行虛假營銷誘導投資、仿冒交易系統詐騙、非法薦股收費等案例,要求各公司要正確認識打擊非法證券活動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提振投資者信心和維護市場秩序上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假冒本公司或公司員工從事非法證券活動的情況。
一是高度重視,充分認識非法證券活動的危害性,時刻站穩人民立場,增強責任感,完善防范打擊非法證券活動的制度機制并強化執行,避免相關詐騙行為給公司和行業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二是加強日常監測處理,如發現相關假冒行為,應立即通過國家反詐中心App舉報,自行或協助受害人向公安機關報案,通過公司官網、證券交易App或短信等方式發布相關風險提示,做到監測及時,應對有效。
三是強化投資者教育,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途徑加強投資者防詐意識教育,在公司官方網站發布操作指引,引導提醒投資者通過正規渠道進行證券開戶和交易,幫助社會公眾增強風險意識和提升防范能力。
此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投資者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自己或家人被所謂的機構從業人員忽悠下載了假冒的銀河證券、長城證券等App,最終在打新或協商交易等噱頭下進行轉賬,多則幾十萬積蓄血本無歸。
新京報貝殼財經報道,新型證券詐騙已形成標準化作案鏈條:首先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投資者聯系方式誘導加入群聊,繼而吸引投資者下載仿冒交易平臺(尤其是港版軟件),通過分享打新、分紅、協商交易以及老學員賺錢的噱頭誘導投資者轉賬。整個詐騙鏈條非常嚴密,老年人或是初入股市的小白是詐騙者重點“關注”對象。
業內人士警示,要注意甄別和核實券商的資質和真實性,要通過正規渠道下載券商的交易軟件,如官方網站或正規應用商店,避免使用不明來源的鏈接或二維碼來下載,警惕向第三方賬戶或個人賬戶轉賬。
編輯 陳莉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