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朱玥怡)3月20日晚間,協鑫科技(3800.HK)披露了業績預告。
相較2023年盈利25億元,協鑫科技預計2024年全年虧損48億元。協鑫科技將這一虧損歸因于去年多晶硅與硅片產品的大幅降價,出售附屬公司收益以及出售聯營公司權益出現虧損等因素。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看到,目前披露了業績預告或快報的硅料企業均陷于虧損,通威股份(600438.SH)預計2024年全年虧損70億元至75億元,特變電工(600089.SH)預計虧損39億元至43億元,大全能源(688303.SH)預計虧損27.18億元。
“2024年,國內多晶硅產業仍面臨供需失衡的困境,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跌,產品價格甚至跌破企業現金成本,致使行業整體陷入虧損狀態。”大全能源在業績情況說明中提到,公司去年全年毛利率為-20.7%。因維持較低產能利用率,去年四季度的停工損失相關成本達到了約1.02美元/公斤。
在披露預虧消息的同時,協鑫科技稱,鑒于目前市況及營商環境,包括朱共山、朱鈺峰、蘭天石等在內的全體執行董事已主動自愿削減年度薪酬,全體執行董事年薪合計削減至約1640萬元(2024年度)和約1630萬元(2025年度)。相較于2023年度的1.88億元,此次執行董事薪酬削減幅度超過90%。
此外,協鑫科技還披露了其顆粒硅進展,稱2024年公司四大基地顆粒硅技術工藝更趨成熟,年內完成階段性技改和工藝優化,光伏材料業務自二季度起季度環比持續減虧。
自2023年全面轉向顆粒硅以來,協鑫科技始終寄望于這一區別于傳統棒狀硅的新技術產品,能夠憑借其成本和綠色優勢帶來回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編制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4-2025年)》顯示,2024年棒狀硅市場占比為85.6%,顆粒硅占14.4%。未來隨著下游市場對顆粒硅的逐漸認可,以及拉晶技術的進步,顆粒硅的市場占比有望繼續提升,2030年顆粒硅與棒狀硅市場占比分別可達23.9%和76.1%。
根據協鑫科技此前披露的信息,公司顆粒硅2024年四季度的現金生產成本為28.17元/公斤,較一季度降幅超過25%。
大全能源披露的公司去年四季度多晶硅現金成本為5.04美元/公斤,約合人民幣36元/公斤;特變電工披露2024年三季度多晶硅生產成本達4.66萬元/噸,約合46.6元/公斤。雖然現金成本與生產成本在計算上有一定區別,可見目前協鑫科技的顆粒硅在成本方面具備優勢。
不過,對于持續虧現金的硅料企業而言,價格何時能回到成本線上備受關注。
通威股份在2月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曾表示,隨著二季度起國內外光伏項目建設節奏回暖,產業鏈有望進入“去庫加速—價格修復”的正向傳導周期,多晶硅價格有望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