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5月8日,首款鴻蒙電腦亮相。鴻蒙電腦支持手機、電腦、平板三設備鍵鼠共享。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韋博雅 攝
鴻蒙終端拼圖進一步補齊!
5月8日,首款鴻蒙電腦亮相。該電腦搭載了首個全棧自主可控的國產電腦操作系統——鴻蒙操作系統,實現了從內核到應用的全棧自研,重構電腦體驗。
隨著鴻蒙操作系統登陸電腦端,華為終端BG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朱懂東宣布,華為終端全面進入鴻蒙時代,同時,華為智慧辦公全面升級為鴻蒙辦公,將重塑生產力。
通信行業分析師馬繼華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從小屏到大屏,鴻蒙電腦的面世,意味著華為鴻蒙系統的終端拼圖基本完整,這對鴻蒙操作系統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此外,鴻蒙電腦的正式亮相,也意味著鴻蒙系統有望成為除了Windows和MacOS之外,第三大商用電腦操作系統,雖然這仍需要華為和鴻蒙系統在底層芯片、架構、生態應用等層面進一步完善。
從內核開始重構操作系統,鴻蒙電腦具備系統級AI能力
從原型機、工程機到商用機,經過五年布局,鴻蒙電腦目前已積累超過2700項核心專利。朱懂東介紹,鴻蒙電腦搭載了HarmonyOS 5,從內核開始重構操作系統,可為用戶提供精致、智能、安全、流暢、互聯的體驗。
操作系統底層的重構讓鴻蒙電腦具備核心競爭力。據介紹,鴻蒙內核是更匹配全場景體驗的高性能內核,用戶在打開多個大文件時,不需要等待,可直接實現“秒開”,同時續航方面提升了32%。
鴻蒙電腦還實現了AI能力與底層硬件、操作系統、軟件應用的深度融合,具備系統級的AI能力。鴻蒙電腦上的小藝,可以完成PPT創作、文檔總結、會議紀要轉寫等功能。在跨設備協同方面,鴻蒙電腦支持手機、電腦、平板三設備鍵鼠共享,還支持文件的多設備分享和多人分享等,提升辦公效率。
生態方面,鴻蒙電腦應用開發持續加速,當前超過150個專屬電腦生態應用已啟動開發,300多個融合生態應用已完成適配,預計今年年底融合生態應用超過2000個。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已適配鴻蒙電腦的應用包括WPS、小紅書、嗶哩嗶哩、愛奇藝等,專業軟件包括萬興喵影、中望CAD等。
馬繼華告訴記者,在PC端使用自主可控的中國操作系統,一直是中國IT產業的夢想和追求,但此前各種國產系統都不盡如人意,沒有發展起來。“主要原因在于操作系統的生態建設做不了,各種PC應用的適配不好做,很多應用開發商因為成本等原因也不愿意做或者做不了,這樣的操作系統很難普及,使用體驗也很差。”
馬繼華表示,隨著華為鴻蒙系統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終端上的大規模使用,將拉動和培育出各種各樣的應用,未來可以完成絕大多數PC端應用的鴻蒙化改造,可以平滑遷移到PC端。
微軟斷供倒逼創新,鴻蒙電腦完善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態
早在2012年,華為便開始規劃自有操作系統Harmony OS,并于2019年正式發布操作系統HarmonyOS,2024年10月,華為原生鴻蒙系統HarmonyOS 5發布。
該系統從內核到應用全棧自研,擺脫了對傳統Linux內核和安卓開源項目AOSP的依賴,不再兼容Android應用。
截至2024年,鴻蒙應用和元服務上架數量超過兩萬,注冊開發者超過720萬,鴻蒙生態設備超過10億臺。目前,HarmonyOS 5已支持包括Mate 70、Pura X、MatePad Pro等手機和平板在內的終端。
而電腦作為華為重要的終端產品,不僅對華為終端業務有著重要的拉動作用,同時,在華為 “1+8+N” 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中,電腦也是連接手機、平板、智慧屏等終端的核心生產力工具。因此,鴻蒙電腦的發布對鴻蒙生態和用戶體驗有著重要意義。
從外部風險來看,2025年3月,微軟對華為的Windows供貨許可正式到期且未獲延期。華安證券研報表示,在這種背景下,華為PC只能采用全國產化方案,即推出采用國產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的PC產品。鴻蒙電腦的出現,將填補30多年來主流國產電腦操作系統的空白狀態,邁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一步。
因此,鴻蒙電腦不僅是華為完善全場景智慧生態、推動國產操作系統創新的關鍵落子,更是其應對外部技術封鎖的戰略選擇。
競逐電腦操作系統市場,鴻蒙電腦仍需加快完善應用生態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atcounter數據,截至今年4月,Windows系統以71.06%的份額穩居全球桌面操作系統第一。蘋果macOS以15.64%的合計份額位列第二(其中舊版OSX占比10.06%,新版macOS占比5.58%),展現出穩定的高端市場競爭力。
而在競爭激烈的當下,能夠滿足消費者智能交互需求的AI PC,成為各家廠商發力的重點。
AI原生的鴻蒙電腦,有望成為這一市場的黑馬。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大陸)臺式機和筆記本出貨量達到3970萬臺,其中,華為以430萬臺的出貨量和1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IDC在報告中指出,國產操作系統近幾年正在崛起,到2026年,中國商用PC市場中“其他操作系統”(主要指本地操作系統)的占有率將上升至8%。
這也意味著,鴻蒙電腦有望通過全場景智慧生態、AI原生、國產安全等優勢打開更多商用市場份額,同時通過“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生態邏輯,重塑開發者的技術選擇。
鴻蒙電腦的生態構建之路仍面臨著重重考驗。Canalys研究分析師徐穎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鴻蒙電腦系統的推廣除了在底層芯片、架構等技術層面需要時間去探索和攻克,在整個PC系統應用生態方面也面臨著更多挑戰,“因為需要找到和市場接軌的方式,去調動更多的參與方來保障整個生態的健全和可持續發展。”
“不同于手機應用生態,電腦的應用生態涉及眾多的商用生產力軟件,這些軟件基本是建立在Windows 系統之上,最熟悉的莫過于微軟自己的辦公套件,如Word、Powerpoint、Excel等,前期如何保障這些應用的兼容,以及后期如何完善自身的軟件生態,讓鴻蒙系統的軟件生態達到一定規模,都將是華為需要攻克的主要難題。”徐穎表示。
不過,徐穎指出,自研的芯片和系統其實給予華為更多創新性思考,結合AI目前帶來的各項機會,可以重塑電腦的使用模式和使用體驗。另外,國家對國產IT軟硬件的支持,也給華為提供了利好的外在環境。“但在消費市場,華為則直接面臨著更加市場化的挑戰,要讓消費者買單,華為需要提供真正優質的產品和體驗。”
朱懂東在溝通會上表示,鴻蒙電腦的生態發展,離不開廣大生態伙伴、開發者和用戶的攜手共創。目前鴻蒙電腦應用開發持續加速,豐富的移動生態已完成在桌面端的適配。未來,鴻蒙電腦還將攜手更多生態伙伴和開發者,共創電腦行業新機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韋博雅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