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勝利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北京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計劃報告)。

 

據了解,計劃報告草案由北京市發改委制定,于1月14日提交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會議期間,各代表團對計劃報告進行審議,市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召開兩次會議進行審查,提出了一些重要修改意見。經過研究,北京市發改委對計劃報告進行了修改。

 

將推進民營經濟立法等工作


審議中,有代表提出,“應在2025年的總體思路中進一步明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記者了解到,為充分體現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對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意義,計劃報告在2025年總體思路中增加“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內容。

 

還有代表提出,“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計劃報告在2025年主要任務中,增加了“按要求推進民營經濟相關立法”“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的工作安排。

 

而針對代表提出的“金融業是北京市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之一,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圍繞‘五篇大文章’鞏固行業發展優勢”的建議。北京市發改委在計劃報告中增加了“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完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支持北京證券交易所做大做強”的工作安排。

 

2025年將進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審議中,不少代表提出,“要優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支撐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為此,計劃報告在2025年主要任務中,增加了“深入實施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培養支持專項”的工作安排。

 

聚焦滿足各學段學齡人口入學需求和老年人就醫需求,一些代表提出,“要更好適應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計劃報告吸納了這些建議,在2025年主要任務中,修改了“結合學生規模變化調劑使用小學部、中學部和教師力量”的內容,增加了“推進老年醫學科建設”的工作安排。

 

此外,北京市發改委還對標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對其他內容也進行了修改完善,并在2025年主要任務中增加相關工作安排。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代表和委員們提出的思路性意見,將在今后工作中認真吸收、研究落實。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