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易方達公司率先披露基金一季度報,旗下明星基金經理“頂流”張坤的持倉曝光。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張坤管理的基金規模高達1300億元和上年末的1186億元相比有所擴大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規模高達880.16億元占據了總規模的68%易方達中小盤和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期的持倉規模分別為314.64億元105.75億元

 

一季度張坤對其管理基金的持倉結構進行了調整大幅下調了白酒股尤其是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而頭部白酒股茅臺和五糧液持股仍有所加碼與此同時張坤增持了銀行股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也大增了電子和醫療股

 

張坤認為判斷周期性的頂部和底部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相對可行的是,不斷審視我們組合中的公司長期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有沒有受損,如果沒有,只要內在價值能夠穩步提升,股價運行中樞提升就是遲早的事情。

 

他還強調,股價的波動是劇烈的,如果心中沒有企業內在價值的,投資就很容易陷入追漲殺跌中。

 

調倉

易方達藍籌精選中小盤及優質企業三年期持股變化

 

一季度,A 股市場震蕩下跌,滬深 300 指數下跌 3.13%,上證指數下跌 0.90%,創業板指數下跌 7.00%。具體從股票市場來看,一季度分化較為明顯,鋼鐵、銀行、公用事業、輕工等行業表現較好,而國防軍工、通信、非銀金融等行業表現相對落后。

 

與此相應抱團股泡沫一度開始破滅引起廣泛關注而這背后的重要參與者基金經理也迅速轉移陣地

 

419易方達公司率先披露基金一季度報基金經理頂流張坤管理的三只基金持倉結構均進行了調整

 

易方達藍籌精選一季度份額凈值增長率為-0.7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 0.24%降低了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銀行等行業的配置。

 

具體來看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等白酒股持倉大幅下降五糧液和貴州茅臺的持股微增其中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的持倉規模大增擠入前十與此同時香港交易所及海康威視的持股規模微增

 


 

而易方達中小盤一季度利潤減少17.78億元截至3月底易方達中小盤份額凈值增長率為-4.74%,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2.72%。張坤降低了交運、汽車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計算機、醫藥等行業的配置。

 

相比2020年末張坤易方達中小盤一季度減持了貴州茅臺洋河股份五糧液等白酒股票增持了相關的電子醫療股

 

其中茅臺股的持倉從9.96%下降至8.94%減持了60萬股五糧液減持了258萬股而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的持倉則跌出了前十名而二者在2020年底的持倉規模還位列前三換句話說張坤對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的持倉至少被“腰砍”

 

 


 

與此同時美年健康的資產凈值以9.2%的占比位列第一華蘭生物百潤股份恒生電子和中炬高新四只股票持倉規模擠進前十

 

而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期持倉前十的股票規模基本微增僅洋河股份的持倉資產凈值占比幾近“腰斬”錦欣生殖的持股資產凈值占比下降了1.01%同期,華蘭生物持倉擠入前十

 


 


觀察

優質股票仍受青睞張坤不愛白酒了

 

今年以來張坤的調倉動態多次引起廣泛關注月初其大幅減持曾經的白酒重倉股水井坊加倉醬油股中炬高新一度引發了市場對白酒股跌落神壇的爭議從一季度來看張坤真的不愛白酒了嗎

 

從張坤管理的三只基金中可以發現一季度旗下白酒股確實出現了大幅調整但分化明顯整體來看茅臺五糧液兩只頭部的白酒股持倉不降反增其中茅臺股持倉增加了43萬股五糧液增加了896萬股

 

而瀘州老窖洋河股份以及水井坊等持倉大幅下滑一季度張坤管理的三只基金均對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進行了減倉其中易方達中小盤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的持倉跌出了前十名。

 

持股數量

茅臺

五糧液

瀘州老窖

洋河股份

2020年末

580.43

3878.85

4960.00

4840.00

20213月底

623.50

4775.00

3440.01+

2830.02+

 

此外,據基金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張坤操盤的易方達中小盤持有水井坊1400萬股。而據42日水井坊公告顯示,易方達中小盤持股僅有300萬股左右,也就是說,今年一季度,張坤減持了1100萬股水井坊。

 

隨著張坤對其管理基金的持倉進行調整此前看好的隱形重倉股也隨之浮出水面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華蘭生物、百潤股份、恒生電子和中炬高新6只股票的持倉規模均在一季度進行了加碼凈值占比排名均擠進前十。

 

就張坤管理基金的整體思路而言其在年報中提及,個股方面,依然長期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整體來看此前張坤青睞的美團騰訊等優質標的在一季度依然獲得了加持。

 

張坤強調我們著眼于企業內在價值和長期表現優中選優,力求組合中企業內在價值的總和長期看近似于一條逐步增長的曲線。那樣的話,相當于企業的價值每天都以 很小的幅度提升。但實際上,股價的波動幅度遠超于此。

 

在他看來第一,不同投資者會對企業價值積累的速度甚至方向產生分歧,比如企業遇到經營困難時,有投資人認為是短期困難能夠克服,而有投資者認為是長期衰落的開始。

 

第二, 不同投資者的機會成本不同,因此對未來收益率的要求不同,當預期 20%收益率 的投資者認為股價太高收益率不夠時,預期 10%收益率的投資者或許認為股價仍然是有吸引力的。

 

第三,情緒會放大影響。而市場的魅力在于,一旦價格遠離了企業的內在價值,遲早會激發出負反饋機制,產生對沖的買賣力量,把價格重拉回企業的內在價值線,甚至經常會階段性拉過頭,股價就在周而復始中波動運行。

 

“判斷周期性的頂部和底部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相對可行的是,不斷審視我們組合中的公司長期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有沒有受損,如果沒有,只要內在價值能夠穩步提升,股價運行中樞提升就是遲早的事情。”張坤認為股價的波動是劇烈的,如果心中沒有企業內在價值的 “錨”,投資就很容易陷入追漲殺跌中。

 

長期來看,我們認為股票市場類似幅度的波動在未來仍會不斷出現,而且事先難以預測。但只要企業的內在價值提升,這樣的波動就終歸是波動,不會造成本金的永久性損失。而作為管理人,我們唯有通過每天不斷的研究和積累,不斷提高判斷企業長期創造自由現金流能力的準確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