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雅詩蘭黛集團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司泰峰(Stéphane de La Faverie)履新后首個完整季度財報遭遇業績“寒流”。


雅詩蘭黛集團2025財年第三季度(截至3月31日)財報顯示,凈銷售額同比下滑10%至35.5億美元,1.59億美元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驟降53%。護膚、彩妝、護發、香水四大主要業務凈銷售額均下滑;區域市場表現亦難尋亮點,美洲,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以及亞太三大市場齊承壓。


橫向對比,同為美妝巨頭的歐萊雅集團在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4.4%,雖較上年同期8.3%的增速有所放緩,仍處于上升通道。


面對多重挑戰,司泰峰仍舊保持樂觀,“除旅游零售外,我們的全球業務有機銷售額環比改善”,同時指出,隨著旅游零售業務的戰略調整積極推進,以及如果關稅問題能夠有效解決,減輕潛在負面影響,“我們有信心在2026財年恢復銷售增長。”


四大業務全線下滑 “現金奶牛”護膚業務成“拖累”


從業務表現來看,2025財年第三季度雅詩蘭黛集團旗下護膚、彩妝、護發、香水四大主要業務的凈銷售額都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護膚與護發業務的下滑態勢較為明顯。


雅詩蘭黛集團財報截圖


作為曾經的“現金奶牛”,護膚業務在2025財年第三季度實現凈銷售額18.07億美元,同比下滑約12%,在集團凈銷售額中的占比過半。“公司亞洲旅游零售業務的下滑,導致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和海藍之謎(La Mer)的下跌”,該集團指出,報告期內,韓國和中國市場的零售商轉向更具盈利性的免稅商業模式,導致補貨訂單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護膚業務的銷售表現。


事實上,進入2025財年后,護膚業務一直在“拖累”整體業績——第一季度以及第二季度,其凈銷售額分別為15.29億美元、19.21億美元,同比跌幅分別達7%和12%。


談及下滑原因,雅詩蘭黛集團常把“亞洲旅游零售業務的影響”掛在嘴邊。


最新財報中,雅詩蘭黛方面表示,為順應行業趨勢,正在積極推進旅游零售業務的戰略調整,“當前,旅游零售業務在整體業務中的占比持續下降至較低的兩位數水平。”


彩妝業務方面,三季度錄得凈銷售額10.3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9%。雅詩蘭黛集團將其歸因于魅可(M·A·C)以及雅詩蘭黛面部彩妝子品類的疲軟,“魅可新產品的發布時間安排以及發貨量較低帶來了不利影響,抵消了2025財年部分新產品的積極影響,同時,因零售疲軟導致庫存水平上升,促使零售商去庫存的操作進一步影響了銷售。”


受護發品牌艾梵達(Aveda)表現不佳的影響,護發業務的凈銷售額同比下滑12%至1.26億美元,這也反映出其在沙龍渠道和直營門店持續低迷的狀態。


與上述三項業務相比,香水業務跌幅最小,凈銷售額為5.57億美元,同比下降3%。


就在2025財年第二季度,香水業務剛剛迎來短暫的“喘息”機會——受旗下高端品牌推動,凈銷售額同比增長約1%至7.44億美元。第三季度的承壓,主要受到倩碧(Clinique)以及雅詩蘭黛香水產品銷售下滑的影響,前者由于Happy系列表現不及預期,后者的下降反映出亞太市場零售業務疲軟,但勒萊柏(Le Labo)兩位數增長抵消了部分負面影響。


此外,雅詩蘭黛集團其他業務凈銷售額較上年同期減少約4%至2500萬美元。


在華錄得中個位數增長 關稅陰霾下擬砍半美國工廠依賴度 


分區域來看,報告期內,雅詩蘭黛集團在美洲,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以及亞太市場均承壓。


雅詩蘭黛集團財報截圖


其中,EMEA市場雖為第一大市場,凈銷售額為13.58億美元,但同比降幅最大,達18%;美洲市場的凈銷售額同比下降約6%至10.52億美元,主要受到北美地區下滑影響;亞太市場的凈銷售額為11.4億美元,同比減少3%。


具體到中國市場,雖然未披露具體數據,但雅詩蘭黛集團指出,2025財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實現了中個位數增長,其中,海藍之謎濃縮修護精華膏和湯姆·福特(Tom Ford)幻魅亮澤唇膏推動了所屬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有機銷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


此外,在過去的四個季度中,雅詩蘭黛集團有三個季度在中國市場取得了市場份額的增加。“上一季度,護膚、彩妝、香水和護發四大品類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均有所提升”,司泰峰表示,至少有八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增長。


然而,雅詩蘭黛集團還遠遠不能“高枕無憂”。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該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Akhil Shrivastava在財報溝通會上談及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我們持續關注不斷變化的貿易和關稅情況,這一情形給日趨復雜的全球運營環境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


同時,Akhil Shrivastava指出,目前集團在中國銷售的產品中,約有25%來自美國的制造工廠,接下來將通過各種舉措將這一占比降至10%以下,包括優化第三方制造網絡、擴大本地采購等,還計劃利用日本和歐洲的制造工廠生產的產品。在他看來,多年的供應鏈區域化讓集團擁有了更高的靈活度,“有助于減輕高關稅的影響。”


考慮到某些制造成本的遞延期,雅詩蘭黛集團預計關稅不會對2025財年盈利能力產生重大影響。“除非貿易談判達成有意義的解決方案,否則我們預計高關稅將對2026財年產生重大影響”,Akhil Shrivastava坦言,“如果情況繼續惡化,特別是對于中國消費者信心的影響以及‘6·18’年中購物節的潛在銷售壓力,對集團業績的負面影響可能超過目前的假設。”


新官上任三把火未能扭轉困局 預計2025財年集團凈銷售額將下滑8%-9%


今年1月1日起,司泰峰正式接替在雅詩蘭黛集團工作16年之久的傅懿德(Fabrizio Freda),成為該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同時擔任董事會成員。


彼時,雅詩蘭黛集團對司泰峰寄予厚望,稱其“曾通過主打產品、數字優先及高增長渠道等策略,進一步驅動品牌吸引多元消費群體,并擴大了雅詩蘭黛品牌在中國高端美妝市場的影響力。”


時隔一個月,該集團便發布了一項名為“重塑美妝新境(Beauty Reimagined)”的戰略計劃,旨在幫助自身恢復可持續的銷售增長,并在未來幾年實現穩健的兩位數調整后營業利潤率。執行層面的五大優先事項分別為:加速優化消費者覆蓋;推動實現變革性創新;加大面向消費者的投資舉措;大力提升效率、驅動可持續增長;重塑工作模式。


此外,雅詩蘭黛集團還計劃加速推進并擴大此前實施的“利潤恢復與增長計劃”,其中便包括相關重組計劃。據預計,重組計劃每年將帶來8億-10億美元的稅前收益,可以“幫助集團恢復營業利潤率,推動面向消費者領域的再投資”。隨著重組計劃的實施,雅詩蘭黛集團預計將凈減少5800個-7000個職位。


第三季度財報中,“重塑美妝新境”戰略計劃的進展被逐一披露。


報告期內,該集團加大了面向消費者的投資,增量投資主要集中在中國和美國市場;在全球新開了近10家直營店,其中,勒萊柏在美國和中國開設的門店數量最多;與2024年2月相比,精簡20%的中層管理職位;自4月1日起,集團新執行團隊已經就位,管理層級有所減少。


不過,從當前的業績表現來看,一系列戰略重塑還沒能幫助雅詩蘭黛集團扭轉困局,未來一段時間內,如何推動變革創新、優化旅游零售業務的表現將成為“翻身”關鍵。據雅詩蘭黛方面預計,2025財年集團凈銷售額將下滑8%-9%。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錚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