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是要未雨綢繆,精準研判、妥善應對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圖/IC photo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認為在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社會信心持續提振的同時,面對外部沖擊影響加大,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扎實做好經濟工作。
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長期議題,去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亦曾召開同一主題會議。兩次會議相比較,中國的經濟運行從“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提升為“經濟呈現向好態勢,社會信心持續提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這得益于此前果斷出臺的一系列積極政策,也得益于我國經濟的韌性。
同時,會議也分析了當前經濟所面臨的困難。具體表述上,從去年的“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變化為“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穩固,外部沖擊影響加大”。
會議提到的“外部沖擊”,即因為特朗普政府濫加關稅所導致的國際經濟形勢動蕩以及對我國內部經濟可能造成的沖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經濟態勢的持續回升,使當前除了要扎實做好經濟工作外,還要應對國際經貿斗爭。
而應對方略就是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具體操作層面,就是要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在這一過程中,“底線思維”被再次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底線思維”曾多次被強調,這既是一貫的憂患意識的體現,同時也是一種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是要未雨綢繆,精準研判、妥善應對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
因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除了強調要加緊實施積極的宏觀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增強消費,深化改革開放之外,還提到要著力保民生。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強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
經濟向好萬眾所期,但“底線思維”必須堅持,重點即保民生,穩糧價。而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則是應對由外部沖擊加大所帶來新風險的具體措施之一,同時也反映出決策層對可能出現的局部困難的提前研判。
“穩崗返還”是政府為了穩定就業崗位、鼓勵不裁員或少裁員,對企業按照一定比例返還失業保險費。在當前關稅戰大背景下,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進行精準支持,體現出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的統籌安排。
現實中,這些行業多是中國的優勢產業,同時也體量大、鏈條長,是就業容納量極高的勞動密集環節,事關穩定,事關民生。財政政策從失業后幫扶,前移到事前干預,體現了未雨綢繆的“底線思維”。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也是同樣的道理。
外部沖擊影響的突然加大,使當前經濟工作中增加了國際經貿斗爭的任務,同時也使國內相關產業遭受沖擊。雖然其尚不足以改變我國經濟向好態勢,但仍需打起十分精神予以應對,同時提前強化“底線思維”,保民生、穩就業、穩企業,在不確定性中錨定確定性。
如果說促進經濟需要各種配套政策進行支持和刺激,那么,穩住底線則需要相應的制度性舉措進行風險緩釋。目前正面對的外部沖擊很可能不是一次性博弈,而是貫穿未來數年甚至多年的地緣經濟新常態,在這一大趨勢下,需要更多的韌性、耐心和定力,而諸如“穩崗返還”等政策要求,就是強化企業韌性、耐心和定力的重要基礎。
撰稿 / 信海光(財經專欄作家)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