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潘亦純)據新華社報道,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會議強調,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同時,會議指出,繼續實施地方政府一攬子化債政策,加快解決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
對此,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使用,有利于盡快形成實務工作量,擴大總需求。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繼續實施地方政府一攬子化債政策,有利于進一步減輕地方政府壓力,以更大的能力和積極性投入到穩就業、保民生中。
羅志恒認為,當前,地方政府仍面臨兩大短期風險,即物價下行和土地出讓收入下行帶來的可支配收入下降、利息支出和“三保”壓力不減。因此,加大對地方尤其是基層的轉移支付并確保“三保”尤為重要。“此外,加快解決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不僅能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減少‘連還欠’,還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改善營商環境。”
近期,美國對多國發起的“關稅戰”,使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持續增加。
羅志恒建議,可優化并新增儲備一批財政政策,以應對關稅戰,擴大總需求,具體包括在赤字率4.0%的基礎上,及時根據形勢調整并宣布追加預算,確保必要的支出強度;紓困救助外貿等行業;優化化債政策,進一步提高地方政府應對外部沖擊的積極性和能力;啟動新一輪有效益的投資計劃;從中央政府層面探索成立“房地產穩定基金”以及推動“國資-財政-社保”聯動改革,提高國資上繳財政比例并專項用于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水平等。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