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在政策利好推動下,中國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邁入常態化發展新階段。那么,2024年,房企公募REITs的成績單如何?

近期,房企參與的已上市公募REITs陸續發布業績。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8只上市REITs中,4只營收破億元,7只實現正向盈利,展現出良好的盈利狀態。


而隨著房企年報的披露,多家房企也對外表示出申報REITs的意向,REITs的春天會到來嗎?

多家房企在業績會或年報中表達了申報基礎設施REITs的意愿。圖/IC photo


8只REITs中有7只實現正盈利

REITs就是不動產投資信托,指依法向投資者募集資金并主要投資于不動產項目,其產生的收益享有稅收優惠,且大部分收益將分配給投資者的投資基金。

隨著公募REITs政策環境逐漸完善、市場規模逐漸擴大,持有優質存量資產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也迎來了更多的機會,部分房企已經開始進行試水。從房企參與的公募REITs的基礎設施類型來看,主要還是在消費類基礎設施和租賃住房兩個方面。相較于這兩個與房企業務關系較為緊密的領域,產業園和倉儲物流雖然也有房企涉及,但數量相對較少。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華潤置地、招商蛇口、大悅城、萬科、首創城發和中國金茂的8只REITs產品完成了上市,總規模224.22億元,此外還有金隅集團和萬科的兩只新發行REITs以及華潤的租賃住房REITs擴募正在審批中。不過,相對于目前1661.64億元的公募REITs市場而言,房企的參與程度仍然相對較低。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于房企參與的已上市公募REITs業績統計,8只已上市REITs中,營收破億元的有4只,實現正向盈利的有7只。其中,營收最高的是華夏華潤商業REIT,達到6.42億元,其底層資產是青島萬象城;而博時蛇口產園REIT實現凈利潤5141.49萬元,是去年凈利潤最高的REIT,其底層資產為產業園,主要包括萬融大廈、萬海大廈、光明加速器二期項目,均位于深圳。

在此前業績會上,博時蛇口產園REIT基金管理人提到,2024年,得益于廣泛拓展客戶招商渠道和瞄準運營管理機構堅持產業園區專業化的運營服務,各個項目頂住了2024年市場內卷壓力,出資率整體保持在90%以上。

遺憾的是,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在2024年雖然擁有1.06億元的營收,但是,凈利潤卻虧損了47.31萬元,這只REIT也是西南地區首單消費REITs,底層資產是成都大悅城。


圖說:房企參與的已上市公募REITs業績一覽。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多家房企披露申報REITs意向

近日,多家房企在業績會或年報中也表達了申報基礎設施REITs的意愿,涉及的資產類型包括消費、租賃住房、產業園等。

比如,中海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將加快設立公募REITs,也將積極把握商業資產的調整期,做好相關的收并購工作。

而已有試水的萬科在年報中提到,公司將持續夯實REITs戰略平臺,實現業務模式由重向輕,加速長租公寓與物流REITs上市進程,推動中金印力消費REIT擴募。

美的置業雖然剝離了房地產開發業務,但是其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對于留在上市平臺的5座商場和3個產業園,會推進研究發行公募REITs。

還有房企明確表示計劃擴募。中國金茂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旗下在營的項目包括南京金茂覽秀城、青島金茂覽秀城、張家港金茂覽秀城等,均有望成為華夏金茂商業REIT后續的擴募資產。

此外,華潤置地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目前公募REITs的擴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同時公司也在研究推進私募REITs等,進一步完善覆蓋資產全周期的金融化通道。

公募REITs新品類不斷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陸續有新的REITs產品品類成功發行。今年3月31日,匯添富上海地產租賃住房REIT成功上市發行,以上海地產房屋租賃有限公司持有的虹橋璟智項目和江月路項目作為底層資產,均為上海地產集團旗下優質租賃住房標桿項目。這也是全國首個獲批的“商改保”REITs。所謂“商改保”,就是從商辦項目調整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進一步豐富了REITs產品品類。

匯添富上海地產租賃住房REIT自申報發行以來便吸引市場廣泛關注與資本熱捧。數據顯示,該產品募集份額5億份,發售價格2.724元/份,募集資金規模達13.62億元;網下詢價倍數約181倍,公眾投資者認購倍數更是高達494倍。其從3月5日獲批到掛牌上市,僅歷時18個工作日,刷新了公募REITs市場紀錄。

 

中信證券曾在其研報中指出,“保租房產品預期現金分派率仍處于低位,產品總體仍供不應求。我們認為當前C-REITs市場保租房板塊規模仍然較小,難以滿足投資者需求,未來隨著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增大,保租房REITs產品有望迎來上市高峰。”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院長、克而瑞集團董事長丁祖昱表示,REITs是打通“投、融、管、退”閉環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擁有優質不動產項目的房企運營商們可以借助公募REITs加快企業的戰略轉型,資產運作模式由重轉輕,自身角色定位從開發商轉變為資產管理服務商,對于當前房企走出行業困境具有重要意義。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