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版“好房子”規范將于下月起施行,房企如何應對?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住宅項目建設應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遵循“經濟合理、安全耐久,以人為本、健康舒適,因地制宜、綠色低碳,科技賦能、智慧便利”的原則。
此次規范出臺不僅是住宅項目的底線要求、強制性規范,也為“好房子”建設提供了指導。而自2023年6月,住建部部長倪虹首次提出“好房子”概念后,各地“好房子”的推進工作持續開展。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廣州、天津、深圳及江蘇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浙江省、貴州省等多個省市出臺“好房子”導則。從共性來看,增加層高、降低噪音、智能配置、適老化成為各地“好房子”導則的調整方向。
“好房子”國標即將落地,作為建造主角,部分房企也率先發布了自己的“好房子”戰略。那么,目前,房企如何落地“好房子”規范,新房產品有哪些創新?
龍湖、綠地等率先試水
國家版“好房子”規范在層高、噪音、電梯等多方面有新的要求。比如,根據最新規范,住宅層高由現行版本規定的“宜為2.8米”提升至不低于3.0米,臥室/起居室凈高由不低于2.4米提升至不低于2.6米;同時,新版規范將樓板隔聲性能指標由“不大于75分貝”提升為“不大于65分貝”等等。
作為“好房子”的建造主角,房企如何落地“好房子”?
去年,龍湖落地了業內首個“好房子”產品龍湖·觀萃,結合“好房子”的理念,龍湖·觀萃在社區公共空間、風雨連廊、開敞式陽臺方面作出了創新。例如,龍湖·觀萃突破傳統封閉式陽臺設計,采用全開放式陽臺結構,戶戶贈送超6米挑高、約1.5米進深的空中浮島陽臺,贈送面積不計入容積率,平均提升8%的得房率。
龍湖集團相關產品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好房子的標準推出之后,大家會比較關注層高的問題,龍湖這兩年一直在發力改善型住房,大戶型產品基本上層高都達到3米,甚至有些層高會做到3.1米甚至3.15米。”
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今年,龍湖也將在圍繞“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四大具象化的好房子標準,不斷“自卷”。在“好房子”這條新賽道上,打造符合“好城市(有產業和配套)、好街區(超級界面)、好小區(功能空間豐富)、好房子(產品品質高、創新點多)”標準的新型住宅。
除龍湖集團外,綠城集團在2024年6月25日發布《綠城中國好房子產品標準》,成為行業內首個企業級“好房子”標準,其主要強調“高顏值、極賢惠、最聰明,房低碳、全周期、人健康”。
推行“好房子”戰略成為行業趨勢
2025年,更多房企獨立發布了“好房子”戰略。例如,3月27日,越秀集團對外發布“4×4好產品理念”,提煉出“品質、溫度、智慧、成長”4大關鍵詞和16個產品主張,重點強調的也是科技、社區、靈動空間等理念。
4月8日,綠地集團也正式發布全新升級版的“綠地好房子產品標準”,包含4大核心維度,包括綠色環保(綠)、健康頤養(健)、建造持久(百)、科技智能(科)。在產品端,綠地也表示,好房子的戶型將全面升級,得房率全面提升,實施精裝修定制化,外立面公建化等“標配”。
另據記者了解,建發房產于2024年成立產品研發基地,專注于模塊化研究,比如“幸福廚房”“美好衛生間”等。目前,建發房產的第四代住宅產品已經落地在廈門、無錫等地,其提出“將庭院搬進高層,讓推窗見綠成為日常”。
同時,在改善型住宅項目的建造上,部分房企也引入了“好房子”的理念和標準。比如,融創旗下的上海壹號院項目,層高達到了3.3-3.6米,設計了270度落地窗與曲面玻璃的結合增加視野和采光;北京融創ONE 9以4.5米首層挑高、約3.9米標準層層高,呈現出垂直立體的空間。
對于房企推出的花式“好房子”戰略,鏡鑒咨詢總監張宏偉評價稱:“從目前房企給出的‘好房子’理念或者戰略,已經不限于是層高、降噪等層面,16大產品主張也好,智慧溫度等提法也好,都包括了方方面面,但關鍵在于房企能不能不打折扣地執行,不因市場周期變化而降標降配。房企只有做到知行合一,宣傳和產品一致,才能打造出經得起市場檢驗、讓老百姓能夠信任的‘好房子’。”
在執行國家版標準層面,一位房企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國家版新規是3月31日發布的,5月1日正式實施,目前市面上推出的項目都是以往拿的地,報批報規也是按照以往的規定,但如果是5月之后報批的項目,屆時會根據新規來執行。”
業內:探索多元化“好房子”
當下,“好房子”落地的項目較少,很多購房者一方面對于“好房子”有憧憬,另一方面也有對“好房子”豪宅化的擔憂。
目前來看,層高、降噪、綠色、智能等產品多是出現在改善型項目中。對此,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當前市面上新房有豪宅化的趨勢,剛需轉向二手房,但剛需新盤還是有市場缺口和機會。在剛需市場中探索適銷對路的‘好房子’,比如,做提高得房率和舒適度的剛需產品。”
比如,隨著人們居住需求的多元化,“好房子”也可以細分面向不同的群體。比如,對于青年群體來說,“好房子”如何滿足年輕人的居住需求呢?據悉,聯發集團圍繞青年所需,在廈門聯發嘉悅里項目中,創新引入了覆蓋辦公學習、休閑娛樂、親子成長等11個生活場景,還配建了廈門首個青年智惠社區食堂,以智惠用餐、有機品質等年輕化體驗來吸引年輕人。
此外,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在新房市場中,新中式產品備受關注。那么,在新中式風格中,“好房子”如何進行探索?對此,建發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新中式產品,更要在傳統文化為載體的基礎上引入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并且細分不同的中式風格,唐風宋韻、王府中式、禪意中式等,還要在社區中營造出國學研習之風,讓傳統文化滋潤社區成長。
“好房子”是多樣的、普惠的,在業內人士看來,“好房子”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挖掘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不是“豪宅化”和“千篇一律”的,所以,對于房企來說,如何研究差異化產品,如何在提升品質的同時也做好降本增效,這才是考驗房企在“好房子”賽道是否勝出的關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