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穩則大局穩。春節假期過后,返城返崗,是就業工作最重要的“關鍵詞”。記者了解到,近日,多個務工人員目的地省份聯合鐵路部門開通“返崗專列”,保障務工人員順利返崗。同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學位服務的比例也在提高。


一些地方還在家門口設置“臨工驛站”,把招聘會開到社區;并在人員集中的廣場、超市等場所,開展零工招聘專項服務活動。


在中央層面,人社部、財政部提前謀劃今年的就業工作。“春節前后是農民工換崗求職高峰期。我們已部署在全國開展2025年春風行動,集中為有就業創業意愿的農村勞動者、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單位提供就業服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介紹。

 

從家門口到廠門口,多地開通“返崗專列”

 

連日來,多地開通“返崗專列”,保障務工人員順利返崗。

 

在廣西,近500名來自廣西隆安、上林、馬山三縣的務工人員乘坐“返崗專列”于正月初六到達深圳北站。出站后,接站人員立即上前迎接,引導大家乘坐返崗巴士,還給每人送上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堅果禮盒,祝大伙兒“開工大吉”。

 

近年來,深圳市人社部門協調鐵路部門把握春節期間返崗復工、外出務工最大人流的節點,開設“點對點”的“直返高鐵”,還趁勢推出30多條就業補貼政策、41場“小而精”專場招聘、400多家優質招工企業及超2萬個“新鮮出爐”就業崗位等組合拳,為務工人員提供“出家門、上車門、進企門”一站式無縫對接服務。

 

作為最大的務工人員外出求職目的地,廣東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計劃在春節后組織返崗專列約20趟,幫助務工人員便捷入粵返崗。

 

公開報道顯示,粵桂兩地人社部門已連續多年通過省(區)、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定期收集發布廣東企業優質崗位信息、聯合舉辦粵桂協作專場招聘會、組織開展“點對點”送工,促進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增收。今年一季度,廣西人社部門計劃舉辦專場招聘會1000場以上,發布200多萬個就業崗位,開行專車專列1000車次以上。

 

在福建,從2月2日起,福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福建省勞動就業服務局,將從云南昆明、貴州貴陽、寧夏固原、甘肅定西、湖南郴州等5個方向,安排4架次專機、1趟專列、12輛次包車,“點對點”包機包列包車輸轉省外勞務協作基地務工人員返崗就業,著力推動企業發展、穩崗就業、民生保障“同頻共振”。

 

春節后,福州市人社部門還將出臺今年一季度穩工促生產政策措施,從發放一次性穩定就業獎補、一次性用工服務獎補、一次性擴崗補助、搭建求職用工對接平臺等多方面,支持企業穩定生產、保障企業用工;計劃在全市范圍開展“春風行動”系列招聘300場,為用工企業與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匹配對接提供“不打烊”服務保障;從2月5日起,派出工作隊,組織重點用工企業、人力資源機構,分5條線路赴云南、貴州、湖北、陜西等中西部地區開展“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活動,推介宣傳福州用工企業崗位信息、招工引才政策。

 

另外,教育部數據顯示,目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學位服務的比例超過95%。

 

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圈,招聘會開到社區

 

廣州市荔灣區新型零工市場近日面向勞動者開展了免費的兒童輔食制作培訓。在5天的培訓里,有意愿報名參加的勞動者可以學習到市場分析、新媒體營銷等相關內容。

 

這樣的舉措源于廣州市荔灣區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舉辦的“就業幫扶 真情相助”就業援助月活動。活動現場安排已就業群體分享自己的就業案例,并由工作人員解讀就業補貼相關政策,同時舉辦現場招聘會,進行一對一就業服務。

 

目前,以靈活就業人員為代表的零工群體規模龐大,撐起了零工經濟新業態。根據人社部發布的信息,去年,人社部門著力推進就業公共服務下沉基層,建設了一批“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各地建成省級集中的就業信息資源庫、就業公共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共有253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就業在線”平臺,2024年發布就業崗位1.08億個。

 

除了在“家門口”提供臨工就業服務,一些地方還把招聘會開到了社區。山東省德州市廣川岔河社區近日舉辦迎新春·社區就業“微”服務系列活動暨就業援助月社區招聘會。據報道,德州市級傳統手縫紉技藝傳承人、瑜芳閣布藝工作室負責人王曉瑜在現場招收“手縫紉工”。


岔河社區轄6個居民小區,常住人口1.4萬余人。此次舉辦的就業援助月社區招聘會,提供餐飲服務、市場銷售、物流貿易、設計創意等500余個崗位。

 

據德州市人社局就業人才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人社部門在社區常態化組織開展招聘會,在人員集中的廣場、超市等場所,開展零工招聘專項服務活動,希望能在家門口通過‘微平臺’實現‘微就業’,以社區‘微力量’服務就業‘大民生’。”

 

據悉,目前,德州市人社部門還探索開展“15分鐘就業服務圈+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融合試點工作,將社區就業驛站和線上就業服務結合起來,多措并舉促就業。

 

提前謀劃就業工作,人社、財政等部門明確政策

 

記者注意到,早在春節前夕,多地就專門針對2025開年穩就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提前為節后返崗及相關就業工作做準備。

 

“聚焦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月’活動也在開展。往年‘就業援助月’都是在元旦前后啟動,今年提前到2024年12月中旬開始。”陳勇嘉說。

 

浙江省已啟動2025年“春風行動”,將持續至3月中旬,全省預計舉辦線下招聘活動1000場以上。同時,人社部門將在互聯網平臺開展云招聘、直播帶崗等線上招聘活動,多渠道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助力勞動者好就業、就好業。

 

約1.9億戶經營主體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基石,承載著數億人的就業創業,是穩住就業基本盤的關鍵。去年,我國延續實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吸納就業。2024年前三季度,僅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和穩崗返還兩項政策,就向企業釋放政策紅利超過1500億元。

 

據公開報道,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林澤昌表示,財政部將在穩就業方面繼續加強投入保障,確保穩崗促就業政策“不退坡”。下一步,將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一次性擴崗補助等穩崗擴崗政策,持續減輕企業經營成本;同時還將推出有利于擴大就業的新舉措。

 

此外,財政部門還將積極用好創業擔保貸款獎補、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等政策工具,引導銀行貸款等向小微企業傾斜,更好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提升吸納就業的能力。

 

為青年拓展崗位是重中之重。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據人社部介紹,各地人社部門將開發更多可以發揮畢業生專長的就業崗位,加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社會組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建立城鄉基層崗位歸集發布制度,促進青年多渠道就業創業。

 

如陜西實施2025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和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要求深入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為畢業生拓展更多適合崗位。四川則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就業領域改革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就業容量,增加先進制造業高質量就業崗位,挖掘現代服務業吸納就業潛力。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