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隊員慶祝進球。 圖/新華社


11月19日,世預賽18強賽第六輪,國足在廈門1比3不敵日本隊。


輸球的結果沒有太多意外。比賽開始前,輿論場上已經呈現了足夠多國足的不利條件。比如身價,國足隊員總身價差了對手兩個億,單位還是歐元。比如交手記錄,國足上一次擊敗對手,需要追溯到1998年,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許多年輕球迷,當時都還沒出生。比如世界排名,國足接近前一百名,而對手接近前十名。比如人員結構,傷病和停賽讓國足的排兵布陣捉襟見肘,對手兵強馬壯首發陣容清一色的旅歐球員。套用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一篇小說名字,這就是一場事先張揚的輸球。


不過,同樣是輸球,這次的1比3和兩個多月前的那場0比7相比,還是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


伊萬科維奇最倚仗的前場攻擊手序列——武磊、張玉寧、拜合拉木和費南多,受傷的受傷停賽的停賽替補的替補,所以這并不是國足的最強配置。即便如此,當曹永競、林良銘、謝文能等新鮮血液臨危受命披掛上陣后,國足有那么一段時間踢得頗有章法,防守反擊戰術搭配積極的拼搶和強硬的作風,讓對手一眾在歐洲踢球的大牌皺起了眉頭。可圈可點的還有國足的態度。哪怕是半場0比2落后,隊員們也沒有放棄,謝文能、韋世豪和林良銘的配合,撕爛了日本隊引以為豪的防線,時隔五年再次攻破對手球門。


雖然這些年國足飽受詬病,社交媒體上與他們有關的段子層出不窮,罵國足甚至成為一種政治正確,但真正喜歡足球的球迷,是看得見他們的進步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也愿意為他們微不足道的進步歡欣鼓舞。中國球迷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滿足且愿意選擇原諒和相信的球迷了。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寫道:只有詩人同圣徒才能堅信,在瀝青路面上辛勤澆水會培植出百合花來。中國球迷不是詩人,可能也不是圣徒,但他們中的很多人真的堅信,國足會有再次進入世界杯的那一天,只要他們沿著正確的道路往前走,只要他們像這個夜晚踢日本隊一樣踢球。


那么,就沒必要因為國足再次輸給日本隊而沮喪了吧。當18強賽分組抽簽出來之后,國足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力爭小組第四。即便從日本隊、沙特隊和澳大利亞隊身上拿不到分數,但只要卡住印尼隊和巴林隊的身位——就像之前兩場我們做的那樣,我們就有很大希望成為小組第四,我們的世界杯夢想也就還活著。事實證明,好像也沒那么難啊。


踢完日本隊后,好像更沒那么難了。


撰文/肖十一狼(媒體人)

編輯/肖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