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陳維城)5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魏巍表示,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數字技術、低空經濟等領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項目,對接全國創新資源和金融力量,推動一批優質項目落地。

引導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是科技服務業的一項重點任務。魏巍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推動金融賦能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搭建一個平臺、創新金融產品、完善企業評價。

一個平臺即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匯聚了38.1萬家優質企業、3090家金融機構、800余項金融產品。建立科技、產業、金融三方信息共享機制,聯合150多家頭部金融機構,支持早期硬科技項目、先進制造業集群企業等融資5400億元。

金融產品即針對制造企業的融資需求,推動與我部合作的銀行、保險、基金、證券等各類金融機構,推出“中試險+研發貸”、專精特新貸、科技成果轉化貸、工信數轉貸等一批特色金融產品。同時,我們還建成了17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企業評價即企業創新積分制。測算完成52萬家企業創新積分,與中國人民銀行建立“總對總”合作機制,推送5.6萬家科技創新再貸款備選企業,支撐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創新積分貸”專項科技金融產品,助力企業簽訂貸款合同金額773億元。

魏巍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持續深化產融合作,深化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在優質項目培育方面,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數字技術、低空經濟等領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項目,對接全國創新資源和金融力量,推動一批優質項目落地。在企業融資保障方面,充分發揮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綠色通道”機制,引導社會資本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供多渠道、可持續的資金保障。

“在金融工具創新方面,與金融機構加強戰略合作,推動優化金融工具組合,推廣應用‘中試險+研發貸’組合模式,增強中試項目方和投資人市場信心。在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方面,深化企業創新積分制推廣應用,推動與優質企業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協同,引導金融機構完善金融產品和服務,精準賦能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魏巍介紹。


編輯 閻俠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