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花開北京·2025北京月季文化節在天壇公園啟動。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全市設立國家植物園(北園)、門頭溝月季洲公園、大望京公園、玫瑰公園等14大月季特色展區,月季觀賞面積3000余畝,展示品種超過3000個,活動將持續至6月底。


5月16日,天壇公園,花開北京·2025北京月季文化節開幕,游客在盛開的月季花前留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5萬株花卉扮靚天壇公園東北外壇花境

 

當天,天壇公園東北外壇的花境宛若一座繽紛芳香的莫奈花園,北京月季文化節啟動儀式就在這里舉行,天壇公園第44屆月季展覽也正式拉開帷幕。

 

據天壇公園黨委副書記潘祥華介紹,今年,天壇公園創新打造了“一園一帶一境”的特色游覽格局。主展區“月季園”位于天壇公園祈年殿西北側,始建于1963年,是華北地區第一個月季專類園,種植有大花、豐花、地被、藤本等各類月季,展出超過300個品種,約萬株地栽與盆栽月季。主展區的周邊區域精心布置了盆栽月季花帶。在北大門十字路口東及月季園周邊,十余個月季品種整齊排列,形成絢麗花帶。


5月16日,天壇公園祈年殿,家長摟著孩子在月季花前留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最搶眼的當數東北外壇2000平方米的花境,魯冰花、山桃草、花蔥、葉子花等高低錯落,形成了色彩斑斕的地塊,艾克紅月季散發著“玫瑰鮮花餅”味兒,迎來彩蝶飛舞。


5月16日,天壇公園祈年殿,游客在月季花前留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天壇公園花卉中心花卉班班長楊輝說,花境通過微地形的改造,種植了100多個品種、5萬余株花卉,同時引進了大花蔥、小花蔥、翠雀等品種,彩云、摩納哥公主等月季品種也頗受歡迎。“我們還引進了一些蜜源植物來招蜂引蝶,豐富了物種多樣性。”他說,公園中一人多高的木桶月季雖然養護起來更為復雜,但觀賞效果好,有的樹狀月季有四五十年樹齡,一株可開二三百朵花,且移動造景更為方便,在祈年殿景區就使用了不少木桶月季。


5月16日,天壇公園祈年殿,盛開的月季花裝點著天壇。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今年新增大望京公園等三個展區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產業發展處高級工程師李美霞介紹,今年月季文化節新增加了門頭溝月季洲公園、大望京公園、玫瑰公園三個展區,展示品種超過3000個,其中包括約定、北京紅、紅珊瑚、紅五月等北京自育的品種。

 

其中,玫瑰公園位于馬甸橋東北角,公園月季、玫瑰種植面積3114平方米,77850株。在大望京公園,搭載AI識別系統的智能機器狗“小季”將穿梭花海,實時解析月季品種特性與養護知識。門頭溝月季洲公園室內外設置意大利園、法國園和北京園、鄭州園、南陽園8個國內外展園、展廳,舉辦月季精品展、插花花藝展、攝影書畫展等活動。

 

月季文化節融合數字技術,推出“VR云花展”,市民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即可“云游”天壇月季園、門頭溝月季洲等展區。在門頭溝月季洲公園打造了全球首個月季元宇宙空間,通過VR技術,觀眾可穿越至19世紀歐洲古典月季園,直觀感受月季品種演化歷史;進入“虛擬育種實驗室”,可視化呈現基因編輯、雜交育種等前沿技術,還能親手“培育”虛擬月季品種。區塊鏈技術為每株月季賦予數字身份。

 

本次活動還將舉辦月季精品展覽、京西月季洲“花young生活節”、園藝市集、月季以及衍生產品展銷等系列特色生態文化活動,推出“月季+非遺傳承”“月季+國潮文創”等綜合體驗模式,與周邊商圈聯動,激活消費新潛能。各展區創意策劃“月季+”主題體驗活動,以科普教學、創意工坊、花藝沙龍等多元形式喚醒市民園藝熱情。


5月16日,天壇公園祈年殿,游客在月季花叢中游覽。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全市14大展區

 

天壇公園:

 

以“繁花筑古壇”為主題,展出超300個品種、約萬株月季。主展區設在歷史悠久的天壇月季園,種植大花、豐花、地被、藤本等各類月季。在天壇公園北大門內十字路口,十余種、千余盆盆栽月季整齊排列,形成絢麗花帶。東北外壇“蜜影花蹊”主題花境,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打造具有棲息地功能的蜜源型生境花園,保護生物多樣性。

 

國家植物園(北園):

 

月季園整體占地7公頃,按不同類型的月季設有薔薇及古老月季展示區、豐花月季展示區、臺地園(新優品種展示區)、奧斯汀月季展示區等多個展區。5月10日至23日,在月季園西側精品月季區舉辦主題為“花漫心間”的精品盆栽月季展。

 

陶然亭公園:

 

勝春山房景區為一處月季專類園,位于公園西側,以中心水池和不同品種的月季為主景,月季種植面積6000余平方米。目前月季園內栽植有雜種香水月季、豐花月季、藤本月季、地被月季等共計20余個品種,19000余株。

 

門頭溝月季洲公園:

 

種植面積達3.5萬平方米,展出千余個月季品種,其中中國自育品種集中亮相,涵蓋切花、盆栽、景觀等類型,盆栽月季精品展甄選樹狀、微型等八大類型,300余個名優品種,切花品種展聚焦“中國芯”自育成果,“菲韻”“冰茶”等品種將彰顯我國作為全球最大切花生產國的技術實力。

 

玫瑰公園:

 

玫瑰公園位于北三環路馬甸橋東北角,月季、玫瑰種植面積3114平方米,77850株。

 

大望京公園:

 

園區以8000平方米浩瀚花海、47998株月季打造的“月季項鏈”為核心景觀。搭載AI識別系統的智能機器狗“小季”穿梭花海,實時解析月季品種特性與養護知識。

 

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

 

月季種植面積達1500平方米,匯集150多個品種,3000多株月季,涵蓋雜交茶香月季、藤本月季、豐花月季、微型月季四大類群,代表品種有中國最耐寒的月季“火焰山”等。

 

北京園博園:

 

月季園位于園博園中軸路西北方向,緊鄰極具地方特色的展園江蘇園西側、福建園和廣東園東側,占地約4公頃,有光譜、睡美人、黑玫、自由之中、飄云、金鳳凰、粉扇等120余個品種,6萬余株。

 

花鄉公園:

 

花鄉公園月季主題園占地約8公頃,栽植月季品種150余種,35萬余株,九大系列。舉行“月季+盆景”文創市集、親子科普研學活動、“最美花鄉公園”攝影展等活動。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京宛友誼月季園占地2萬平方米,植物設計以京宛兩地玉蘭、國槐等鄉土樹種為骨架,以月季花谷、月季花坡和花廊為亮點,重點展示了南陽(古稱宛)的大花月季、豐花月季、微型月季、地被月季、樹狀月季、藤本月季六大品系、四大色系和30余個兩市自育品種。

 

世界月季主題園:

 

世界月季主題園種植展示1700余種、7萬余株月季,是北方最大的月季專類園之一,將按照玫瑰、薔薇、古老月季、中國自育月季、五洲月季等多個主題進行月季品種展示。

 

北京納波灣園藝有限公司:

 

園區內30余萬株月季爭奇斗艷,1萬盆精品盆栽及形態各異的古樁、樹狀、盆景等特色造型月季盡顯匠心。文化節期間,園內將開展科普講座與攝影大賽等活動。

 

密云蔡家洼玫瑰情園:

 

玫瑰情園占地面積2500多畝,結合自然地形依山就勢種植,呈臺階式,形成一片有層次感的玫瑰、月季花海。園內種植40多萬株玫瑰和50多萬株月季,是北京市最大的戶外月季花基地。

 

北京世園國際旅游度假區:

 

園內月季種植總面積5萬余平方米,其中,月季品種測試基地2.5萬平方米,分為條帶種植區、攀援區、新品種展示區、主觀賞區、小品造型區,種植自由女神、天方夜譚等百余個品種,共計9.7萬余株月季。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