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8日,加拿大舉行了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今年3月剛接任賈斯廷·特魯多出任加拿大總理的馬克·卡尼帶領著執政黨自由黨獲得勝利,這意味著他保住了自己的總理之位。
當天晚上,卡尼在勝選演講中多次提及美國。他說,“我們已經從美國背叛的震驚中緩過神來,但我們絕不應忘記其中的教訓。”“美國覬覦我們的土地、我們的資源、我們的水資源,甚至是我們的國家。這些可不是無足輕重的威脅。特朗普總統試圖擊垮我們,從而讓美國能夠占有我們。但這永遠都不會發生。”卡尼呼吁加拿大人保持團結,以應對來自特朗普政府的威脅。
此次大選可以說是加拿大近些年來最受矚目的一次選舉。近段時間以來,加拿大面臨著來自美國的領土、主權以及貿易戰威脅。特朗普多次威脅要吞并加拿大,同時對加拿大發起了貿易戰。就在選舉日當天,特朗普還發文,鼓吹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好處”。
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對加拿大施加的威脅在加拿大引發了強烈的“反特朗普”情緒,這是自由黨在此次大選中獲勝的關鍵因素。上任不足兩月的卡尼一直以來對特朗普的威脅持強硬態度,但未來如何處理好與這個傳統盟友、南方近鄰的關系,對于有著“危機管理者”之稱的卡尼來說仍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36天的“豪賭”
對于卡尼來說,這次大選可以稱得上一次“豪賭”。
今年1月6日,領導加拿大近10年的前總理特魯多宣布辭職。3月9日,卡尼當選為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黨首。3月14日,他正式接任特魯多,成為加拿大新一任總理。3月23日,卡尼宣布解散議會,并于4月28日提前舉行聯邦眾議院選舉。
加拿大每4年舉行一次聯邦眾議院選舉。按照正常程序,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應在2025年10月舉行。但卡尼選擇了提前舉行大選,盡管競選期僅有短短的36天——這也是加拿大法律規定的最短競選期。
自由黨民調的上升或許是卡尼作出這一決定的主要原因。在特魯多辭職前,自由黨民調已長期低迷,大幅落后于主要反對黨保守黨。許多民眾認為特魯多領導的政府執政不力,也沒有很好地回應特朗普發出的威脅。當時,自由黨的支持率一度落后保守黨超過20個百分點,特魯多也迫于壓力宣布辭職。
當地時間2025年4月28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加拿大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初步結果顯示,卡尼領導的加拿大自由黨獲勝。圖/IC photo
卡尼宣布競選自由黨黨首后,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民調差距迅速縮小,他也被認為是下一任加拿大總理的有力競爭者。最終,卡尼以壓倒性優勢當選自由黨黨首,并接任特魯多成為加拿大總理。此時,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民調差距大幅縮小。加拿大民調機構Leger今年3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保守黨的支持率仍為43%,而自由黨上升至30%。
而在自由黨民調上升的背后,是加拿大民眾被特朗普激起的民族主義情緒。新華社援引加拿大民調機構阿巴卡斯數據公司負責人戴維·科萊托的話說:“從根本上講,這次選舉是圍繞特朗普進行的,特朗普處處針對加拿大,讓加拿大人覺醒。”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聯合英國民調機構Focaldata對加拿大選民進行的選前民調也顯示,75%的受訪者不喜歡特朗普。大約39%的受訪者表示,“應對特朗普”是本次選舉中最關注的議題。
從此次大選的投票率上,也可窺見加拿大民眾對這次大選的關注程度。加拿大選舉署當地時間4月29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此次選舉的投票率約為68.65%,創下31年半以來的新高。據官方的初步數據,約1958.3萬名加拿大選民參加了此次大選投票。其中,近728.1萬人參加了復活節假期期間舉行的提前投票,也創下歷史新高。
在緊張的競選之中,剛上任不到兩個月的卡尼能否保住總理之位,成為最大的看點。對他而言,這是一次豪賭。若是此次大選中自由黨勝選,他將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繼續出任總理。但若是自由黨落敗,他將成為加拿大歷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
幸運的是,他賭贏了。
卡尼預計將組建少數政府
自由黨的勝選意味著卡尼將繼續出任總理,但由于自由黨未能獲得超半數的多數席位(172席),卡尼預計將組建少數政府。
這是加拿大眾議院席位由338席增至343席后的首次大選。據央視新聞4月30日報道,在當地時間4月28日的加拿大聯邦眾議院選舉中,自由黨最終獲169席,保守黨獲144席,魁北克黨團22席,新民主黨7席,綠黨1席。由于自由黨獲得最多議席,其黨首將出任總理,并組建政府。
外界認為,此次大選折射出加拿大政壇格局的變化。在前一屆眾議院中,自由黨擁有152席,保守黨120席,魁北克黨團33席,新民主黨25席,綠黨2席。由此可見,除兩大主流政黨自由黨、保守黨席位增長外,其他黨派席位均有所減少。
當地時間2025年4月28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領導加拿大自由黨在加拿大第45屆聯邦選舉中取勝的加現任總理馬克·卡尼發表講話,宣布選舉獲勝。圖/IC photo
這場大選在許多層面都是歷史性的。一方面,自由黨罕見地連續四次贏得聯邦大選,分別在2015年、2019年、2021年和2025年。另一方面,兩大主流政黨自由黨、保守黨均獲得了數十年來的最高得票率,且都超過40%,這在加拿大歷史上相當罕見。本次大選中,自由黨的得票率達到43.5%,保守黨為41%。
保守黨本來被認為極有可能在此次大選中將自由黨拉下臺,但最終未能實現。首次帶領保守黨參選的波利耶夫失去了自己的眾議院席位,以5%的劣勢敗給了自由黨候選人,他連任七屆眾議員的紀錄也由此終結。波利耶夫此前被認為是接任特魯多成為總理的熱門人選之一。不過,他沒有透露是否會辭去黨首職務。
同樣失去席位的還有新民主黨領導人賈格米特·辛格和綠黨聯合領導人喬納森·佩德諾。新民主黨在此次大選中遭遇慘敗,所獲席位由此前的25個跌至如今的7個,該黨面臨著被邊緣化的風險。當地時間4月28日晚,辛格已經宣布辭去黨首職務。綠黨的席位這次也減少了1個,佩德諾已宣布辭職。
外界分析認為,自由黨和保守黨兩大主流政黨競爭白熱化導致民意兩極分化,由此小黨派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除此之外,本次大選中的席位變化令人矚目。加拿大選舉署的初步數據顯示,本次大選中17%的席位易主。相比之下,2021年這一比例僅為7%。
在加拿大眾議院五個政黨中,只有魁北克黨團的領導人伊夫-弗朗索瓦·布蘭切特和另一位綠黨聯合領導人伊麗莎白·梅保住了各自的席位。而在自由黨方面,馬克·卡尼首次贏得眾議院席位。
在加拿大政壇上,這也頗為罕見。今年3月接任總理之位時,卡尼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一位從未擔任過民選職位的總理,第二位沒有眾議院席位的總理。在他之前,只有前總理約翰·特納在1984年當選總理時沒有眾議院席位。
此次聯邦眾議院選舉中,卡尼參加了渥太華內皮恩(Napean)選區的眾議員席位之爭,最終以超過63%的得票率擊敗了保守黨候選人,贏得了這一席位。這是渥太華選區130余年來首次迎來一位在任總理擔任議員。
應對特朗普的威脅是重點
現年60歲的卡尼是一名經濟學博士,早年間曾在高盛公司工作,后來當過加拿大、英國兩個國家的央行行長——他是首位擔任英國央行行長的非英籍人士。2020年,卡尼還擔任了聯合國氣候行動和金融特使。
長期在金融行業工作的經歷,或許是卡尼在當前這個時期獲得加拿大民眾青睞的一個核心因素。今年2月,卡尼在競選自由黨黨首的辯論中表示,他曾幫助加拿大度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他準備帶領加拿大度過特朗普加征關稅帶來的另一場經濟危機。
美國迎來“特朗普2.0”時代后,加拿大和美國這對曾經的親密盟友、北南鄰友關系愈發緊張。特朗普多次指責加拿大允許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威脅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并宣布對加拿大商品加征關稅,理由是阻止芬太尼進入美國。
今年2月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加拿大、墨西哥兩國的產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加拿大能源產品的加稅幅度為10%。加拿大立即作出回應。4月9日,加拿大對美國汽車對等征收25%關稅的措施生效,這是卡尼任總理后首次對美采取實質性反制行動。
4月28日加拿大大選投票日當天,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加拿大選民應選出“一個有力量和智慧的人”,只要成為美國“珍愛的第51個州”,加拿大就可將稅率減半,將軍力“免費提升至世界之巔”,將“汽車、鋼鐵、鋁、木材、能源及其他產業規模翻兩番,且零關稅”。
面對來自特朗普的主權威脅和貿易戰威脅,卡尼在競選期間就多次強調,他是最適合帶領加拿大應對這場危機的人。4月28日晚,卡尼重申,加拿大和美國的傳統關系已結束,加拿大要減少經濟上對美國的依賴,并提醒加拿大人注意與美國持續保持敵意所帶來的挑戰。他說,“未來幾天甚至幾個月將充滿挑戰,可能需要做出一些犧牲。”
應對這場危機并不容易。美國長期是加拿大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雙邊貿易占到加拿大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卡尼承諾重建加拿大經濟,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但如何做到這一點仍是難題。
卡尼曾暗示,未來將加強加拿大與歐洲盟友的關系,推行貿易多元化,深化多邊合作。但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彼得·莫羅指出,加拿大實際上并不具備充分的條件來過度剝離和美國的經濟關系。“地理位置使這兩個國家成為天然的貿易伙伴。”他說。
除此之外,加拿大還面臨著一系列的內部挑戰,包括住房短缺、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等。對此,卡尼曾承諾要削減中產階級稅收,提高年輕人的收入,在未來幾年內建造400萬套住房。自由黨方面還表示,希望將加拿大打造成一個“清潔和傳統能源”大國,并承諾向貿易多元化基金注資50億加元。
當地時間2025年4月29日,加拿大渥太華,加拿大總理卡尼抵達總理辦公室。據報道,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和自由黨將組建少數政府。圖/IC photo
然而,自由黨雖然贏得了大選,但由于所獲席位未能過半,預計只能組建少數政府。這意味著卡尼在提出新的立法時,需要先與其他黨派達成一致,才能讓法案在議會獲得通過。不過,對于卡尼來說,短期內的內部團結或許是他全力應對特朗普的一個助力。
由于面臨著來自美國的外部威脅,各黨派都釋放了團結的信號。保守黨黨首波利耶夫表示,保守黨將與卡尼和其他政黨合作,以“捍衛加拿大的利益”“保護加拿大的主權”。 魁北克黨團領導人布蘭切特也表示,在其他黨派的幫助下,卡尼或許可以迎來一個短期的穩定期。
布蘭切特還呼吁在加拿大與美國重新談判貿易協議之時,各黨派之間實現“停火”,因為加拿大人希望在這樣的不安時期看到穩定。據此前報道,卡尼和特朗普3月底曾通話,雙方都同意在大選過后開始就新的貿易和安全關系展開談判。
4月底的大選結束后,卡尼已和特朗普通話。據加拿大總理辦公室4月29日發表的公告,兩國領導人一致認為,加拿大和美國作為獨立主權國家,攜手合作對共同發展至關重要。兩國領導人同意近期舉行面對面會晤。特朗普4月30日表示,卡尼將在未來一周或更短時間內訪美。
據央視新聞報道,卡尼4月29日表示,加拿大值得美國尊重,并且只會“按照我們的條件”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貿易和安全談判。他還說,只有在需要進行“嚴肅討論”并尊重加拿大主權的情況下,他才會訪問華盛頓。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胡杰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