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4月16日,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消息,在近期召開的2025年第一季度理事單位信息溝通會上,中國航協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通報了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外行業信息。通報認為,今年以來民航客運市場穩中向好,旅客運輸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國際及地區航線大幅增長,國際航線客運規模首次超過疫情前水平。主要得益于春運期間,國內“避寒游”“冰雪游”和一批具有中國傳統春節特色的目的地需求旺盛,加之入境游利好政策助推日本、韓國等國家游客來華旅游熱度攀升。


通報還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安全形勢保持平穩,運輸生產較快增長,經濟效益有所回落。民航客運航班總量約為138.5萬架次,同比增長2.9%。春節前后的返鄉高峰與返程高峰,航班執飛量創新高,單日客運航班量超1.7萬班次。國內客運承運的40家航司執飛客運航班總量132萬班次,同比增長2.3%。國際航班量前20國家中,有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等9個國家超過2019年水平,其中卡塔爾、老撾、俄羅斯恢復率均超過150%。進入二季度,民航客運進入傳統淡季,全國航空市場正在穩步回暖,頭部機場客流量保持穩定增長,客運市場票價有走高的趨勢。


通報分析認為,一季度由于航空公司普遍加大投入,市場競爭激烈,疊加高鐵沖擊,“以價換量”特征明顯,票價承壓下行,一季度平均票價同比明顯下降,“旺丁不旺財”的態勢仍在延續,經營效益不及預期。為推動行業提質增效,增強行業核心競爭力,建議各相關單位要努力提升“效率”,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技術創新與政策協同共同遏制“內卷”,加快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民航業的應用融合,重視中轉業務建設,用好旅游資源。


編輯 王真真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