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氣會現場。圖/新京報記者柯銳攝


第十五屆中國(溫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媒體通氣會日前在北京市舉行。會議宣布,第十五屆中國(溫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將于2026年4月至7月在溫州舉行,這也是這一國際性博覽會首度落地浙江。


本屆園博會以“詩畫山?!す蚕砭G色生活”為主題,圍繞“百姓園博、國際園博、先鋒園博、文化園博、全城園博”五大方向,創新辦會理念,深挖特色亮點。去年10月,溫州園博園項目正式開工,當前,園博園建設和園博會籌辦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目前溫州全市已申報分會場13個。


北京將在城市展園展示北方園林


本次園博園規劃設計方案邀請國內10余位行業專家合力策劃,并由程泰寧院士、李永紅大師領銜的設計聯合體深化完善,形成“兩園三環一帶”的空間布局,構建“1個中國園林經典主題園+33個城市展園+6個主題展區”的展園體系和“一閣兩館十二景”的標志性景觀節點。


展園體系中的“1”就是打造1個中國園林經典主題園;“33”就是建設33個城市展園,包含由11個國際城市展園、11個省市城市展園以及11個浙江省內城市組成的浙山浙水展園;“6”就是打造6個主題展區,包括“創新創業展區、甌風國潮展區、園林材料與造景藝術展區、未來花園展區、植物專類展區和兒童花園展區”。33個城市展園總占地面積約8.9萬平方米,將實現中國經典園林流派和世界主要園林流派的全覆蓋,為廣大游客提供“在溫州盡覽世界園林”的沉浸式體驗。


目前,各城市展園均處于優化設計方案階段。北京、蘇州、廣州等城市將分別展示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嶺南園林等中國經典園林流派的造園技藝;上海、西安、廈門等城市則展示了現代海派、漢唐氣魄、閩南煙火等特色風貌與文化,共享資源、技術與經驗;此外,特別設置港澳臺展園和山海協作展園,集中展示港澳臺地區的文化特色,以及溫州與對口幫扶城市的協作成果。


借助“世界溫州人”的獨特資源優勢,溫州園博會特邀海外12名溫籍僑領擔任溫州園博會國際招商招展大使,廣邀海外各界僑胞、僑團、僑領參建參展。目前,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意大利、荷蘭、日本、泰國、烏茲別克斯坦等9個國家的設計團隊已參與展園設計;并特設“海絲園”,展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風土人情;“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簡稱“IFLA”)也將參展,首次打造獨具特色的“IFLA”展園。


屆時,游客走進溫州園博園就可以欣賞到英國自然風景園林、法國古典主義園林、意大利臺地園林、日本園林、伊斯蘭園林等全世界經典園林流派,在移步換景間領略不同地域的園林文化和建筑風格。


效果圖


何以是溫州?


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是我國園林綠化行業最具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展會,旨在全面展示國內外經典園林藝術、城市綠色發展和人居環境建設等最新發展成果、產業產品等。已先后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城市成功舉辦十四屆。2023年12月,溫州取得了第十五屆園博會的承辦權。


承辦園博會,溫州有三方面獨特優勢。


第一,溫州是溫潤之州,年平均氣溫18℃,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具備山水林田湖草多樣化的立地條件,不僅可以讓全球各地的園林景觀在此各顯風采、爭奇斗艷,還可以實現常年開園、365天觀園,溫州有能力打造一屆“多姿多彩、季相豐富、真山真水”的園博盛會。


第二,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商貿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輻射周邊區域10萬平方公里、3000萬人口,高速高鐵通達全國,千萬級國際空港直飛歐亞;245萬在外溫州人在國內外建立了268家異地溫州商會和300多個溫籍僑團,依托這張連接全國全球的商業網、信息網、傳播網,溫州有能力打造一屆“聯通內外、溝通世界、開放包容”的園博盛會。


第三,溫州具有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的豐富經驗,近年成功舉辦了六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以及世界溫州人大會等重大國際會議活動,同時也是杭州亞運會協辦城市,溫州有能力打造一屆展示“世界風采、中國氣韻、浙江元素、溫州特質”的園博盛會。


“家門口”的園博讓百姓共享


主辦方介紹,溫州園博會始終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在城市中心辦好百姓園博”的理念,從“城中建園”的選址規劃,到“運營前置”的展園設計,再到“百姓共享”的活動策劃,都充分考慮群眾需求,讓“家門口”的園博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生動注腳。


本屆園博園選址于甌海區核心區域,本身具備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距離高鐵站、軌道交通S1線僅1公里,3公里直達高速口,半小時內可達龍灣國際機場,1小時內可抵達溫州五馬街、江心嶼、雁蕩山、楠溪江等標志性景點。


在此基礎上,甌海區以“路通人聚商旺,園博點亮新煙火”為目標,推動交通、生活、商業融合發展。強化交通配套,推進高速路、快速路與主干路網建設,打造溫西樞紐,實現浙南閩北游客“1小時直達、10分鐘入園”的高效通行;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在“園博印象”周邊布局人才公寓、青創社區,讓年輕人“愿意來、留得住、過得好”;圍繞“園林經濟+甌越文化+特色產業”,打造豐富多樣的消費場景,實現園林可逛、文化可玩、產業可潮。


園博不止于游,更是增長引擎。甌海將依托園博園建設,輻射周邊26個村莊產業升級,引導傳統苗木產業向設計、服務等高附加值環節轉型,讓村民從“賣樹苗”轉向“賣服務”,實現“生態飯”增收;并推動城市更新,推進“園博印象”改造,聯動溫州高鐵南站新城建設,將甌海打造成為生態園博新城,實現“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共生格局。


同時,溫州以“智能建造”試點為契機,在園博會期間將集中展示“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等“四好”建設,以及“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四新”應用的最新成果,詮釋“園林不止于景”的理念,充分展現城市更新新路徑、和美城鄉新圖景。


溫州廣邀國內兄弟城市及國際友好城市、“一帶一路”沿線等地區參展合作,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開放交流合作平臺,推動全球園林產業交融共進。目前,已成功招引33個來自省內、國內、國際的城市展園參展、建設。


新京報記者 柯銳

編輯 鄭偉彬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