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3月,百強房企銷售額環比大增,給市場帶來“小陽春”的氣息。
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百強房企單月銷售額環比增長117.3%,環比增長明顯、同比降幅收窄,銷售情況有所好轉。今年1-3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8978.3億元,同比仍然呈現下降態勢。
同時,根據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研究中心等機構發布的房企銷售額排行榜顯示,今年1-3月,保利發展、中海、萬科銷售額位居排行榜前三名。
中海排名緊追保利發展
今年以來,頭部房企競爭廝殺更為激烈,去年年底的“保萬海”格局或將被改寫。
根據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研究中心、億翰智庫三家第三方統計機構數據顯示,今年1-3月,保利發展、中海、萬科銷售額(全口徑)分別為629億元、602億元和579.7億元。其中,由于中海在3月份的突出表現,業績超過了萬科,暫時位列第二名。
圖/中指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3月份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412.1億元,單月銷售居百強之首,創近一年來新高,主要是因為上海新天地板塊的中海·順昌玖里項目3月28日開盤當日貢獻業績196.5億元,且刷新了全國商品房單次開盤最高銷售紀錄,助力中海排名攀升。
據悉,中海順昌玖里位于新天地板塊,是上海傳統豪宅板塊,總共貨值約199億元,均價17.2萬元,套均4000萬元。中海順昌玖里的熱銷除位置優越外,價格倒掛也是重要原因。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表示:“項目位于內環核心位置,且價格具有性價比,上海一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周邊二手房價20萬-30萬元/平方米,中海此項目開盤均價17.2萬元/平方米,較二手房價格低約50%。”
目前,中海憑借單盤熱銷扶搖直上,與排名第一的保利發展僅有20億元的差額,今年中海能否撼動保利發展第一的地位成為排行榜的一大看點。
事實上,今年以來,頭部房企競爭更為激烈,比如2月份綠城中國“殺進”前三,而中海又成3月份銷冠,這也給頭部房企排名增添了變數。
同時,根據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今年1-3月份的房企銷售額排名榜上,除“保海萬”外,進入前10名的房企還有綠城中國、華潤置地、招商蛇口、建發房產、濱江集團、龍湖集團、越秀地產。而與前三名的你追我趕相比,后續百強房企的分化也越來越大,超過200億元的房企僅11家,而超過百億元銷售額的房企僅21家。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房企之間分化愈加明顯,央企和部分國企在產品設計、房屋品質、成本控制、交付保障上的優勢突出,受到改善型購房者的青睞,一季度銷售較為穩定甚至有增長,比如中海地產3月表現突出。”
3月“小陽春”行情起步
從3月份市場表現來看,百強房企銷售額環比呈現大增態勢,但是同比仍然處于低谷。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統計,從企業表現來看,2024年3月逾八成百強房企實現單月業績環比增長,但是,從同比來看,單月和累計業績同比降低的房企也占到近九成;單月業績同比降幅大于50%的企業數量達到52家,業績同比整體呈普降態勢。
對此,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2024年3月,因去年3月高基數(2023年單月最高)和今年2月低基數(2019年來單月新低)原因,重點30城供應環比倍增、同比腰斬;成交環比大增92%,但仍不及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月均,一季度累計同比降52%。因此,百強房企銷售額也呈現出環比增、同比落的特征。
從一季度來看,今年1-3月,百強房企銷售總額為8978.3億元,除TOP31-50房企外,其余各檔房企銷售額降幅均有所收窄。其中,TOP1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428.8億元;TOP11-3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14.9億元;TOP31-50房企銷售均值為53.3億元;TOP51-100房企銷售額均值僅為26.5億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預判4月份,我們認為成交總量規模或將延續弱復蘇走勢,絕對量與3月份持平或小幅微增,不過基于去年基數較高,同比還將延續降勢。”
對于房企的銷售表現,李宇嘉預計:“由于一季度的銷售同比高基數減弱,二季度百強房企銷售業績同比降幅會收縮,但由于二手房對新房的替代效應還存在,新盤去化率繼續保持在低位。加上前期各大城市中心區供地增長,片區內競爭比較激烈,房企基于資金鏈的考慮繼續降價促銷等等,二季度百強房企銷售業績或繼續處于低位。”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趙琳